Scroll to Top
首頁 > 東海人季刊 > 第53期 > 第十九屆傑出校友專訪
第十九屆傑出校友專訪
第十九屆傑出校友專訪
就業輔導暨校友聯絡室
1418
2018-12-20
 第十九屆傑出校友專訪


于君方:因緣殊勝、回應初心 終能結出美好果實

採訪撰文:中文碩一 林稚雯2018/11/2

     回憶早期的校園生活,于君方還記得剛成立的東海大學校園是小而美的狀態,因招收的學生少,師生得以全體住校,藉此讓大家有著很密切的互動,師生之間的學習不只在課堂上,更多的是課堂外的交流與請益。

    「早年念外文系是很流行的事情,因為覺得不論之後要學什麼,外文能力先培養好了就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那時我也考上了台大,不過考量到東海大學的環境更好,而且是採用全英語教學,我就選擇來到東海;我和同屆的同學很多人都是這樣,考上了台大或師大,最後卻以東海大學為首選。」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21&id=96&scid=17

 

何德仲:時光倒流,我還是選擇東海

      採訪撰文:中文碩三游嘉琳、廖憶羚2018/11/2

  2018112日早晨,一身西裝筆挺的何德仲學長攜夫人走入東海大學化材系會客室,一見到我們就親切地微笑打招呼。何學長待人和藹有禮,而談起學問又是侃然正色。自民國60年於東海化工系(今化材系)畢業後,何學長遠赴美國德拉瓦大學直攻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任職於埃克森公司直到退休。如今在東海63週年校慶之際獲選為傑出校友,何學長表示這一切都是莫大的祝福。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21&id=95&scid=17

 

張清鋒:碳領域的專家,執著的探索者

採訪撰文:資工二 張子威2018/11/1

       張清鋒學長曾任職於美國Union Carbide公司38年,並以Carbon Product Division主管的身份在2014年退休。張學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以及他的團隊的研發能力,大部分的研發放到他手裡都可以在6個月以內完成,包括之前三星手機發熱爆炸的散熱元件以及世界上最好的針狀焦的研發。同時,他還獲得過各類大獎比如美國碳協會的院士獎,斐陶斐會員等等。

       1964年,張清鋒學長以保送生的身份來到東海。早年的學長,家境不太好,家人無力承擔他的學費,因這樣的因緣,讓學長學習到逆境增上緣的自立生活考驗,勉勵自己刻苦學習,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cid2=21&id=94&scid=17


沙晉康:堅持就是勝利

採訪撰文:中文碩三廖憶羚、中文碩一吳婉盈2018/11/3

東海大學化學系第十三屆畢業的沙晉康學長是現任有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將近三十年。之所以會進入東海化學系,沙學長說,「純粹是根據大學聯考分數而定,不過當時東海大學的確是我前幾個的志願」。

問起沙學長在東海的四年裡有哪些至今仍令他記憶猶新的事情時,他笑了笑說自己在那時候認識了一位來自日本的交換生,叫作橫山太俊。當時日本東海大學與台灣東海大學有著合作關係,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cid2=21&id=93&scid=17

 

嚴宗大:掌握契機,蓄勢待發

採訪撰文:經濟四 鄭暐翰 2018/11/3

嚴宗大學長原為東海大學政治系的學生,但在聽了羅台雄老師的經濟學之後,從而萌生出對經濟學的興趣。他認為經濟學相對於政治學有更多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再加上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因此於大一下轉到經濟系就讀。

回憶起經濟系的師長與課程,至今仍令嚴學長記憶猶新。當時分為兩派:一是傳統的學者(田教授、趙教授),二是年輕的老師(馬凱老師、羅台雄老師),兩者之間雖然風格迥異,但卻有各自的特色。嚴學長表示,他從傳統的老師身上看到學者對於學術的堅持,以及敬業的態度;而年輕的老師則是學成歸國,所以在教學上都是使用最新的原文書,儘管學習上很辛苦,但也都成為日後的養分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21&id=92&scid=17

  

黃聲遠:寵辱不驚,不忘初心

採訪撰文:中文碩三 游嘉琳、薛慧雯2018/11/3

黃聲遠學長於1981年成為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大一新生。選擇念建築系的原因很單純,「因為喜歡建築啊」,他語氣簡短而有力地說。至於為什麼會選擇東海大學,黃學長笑說,家住台北的他,被父母要求到離家越遠越好的地方學習。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東海以其未知的魅力吸引了黃學長,而東海人文氣息濃厚,思想獨立且開放有趣,對當時候的他而言,更是一個重要的出口。

問起黃學長在東海五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他思索片刻答道,「其實沒有最特別的,但發生在這裡的每一件事都是印象深刻的」,他和東海的回憶都在日常的枝微末節裡,詳文請見:http://alumnus.thu.edu.tw/web/outstanding/detail.php?cid=21&id=91&scid=17